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风荷举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45

分卷阅读245

    入宫这条路小齐大人平生不知道走过多少回,却没有一次走得如此……孤独。他知道他此时是孤身一人,他的家族正枯瘦地躲在他身后,他必须独自扛下这千钧之重,以护得所有人周全。

    他不能乱。

    宫门前下车,这回却不见苏平亲自来迎他了,只有脸生的寻常小太监接他入宫,齐婴神情不变踏入宫门,随宫人一道向御书房行去。

    到得御书房,门扉却紧闭,与素日的光景大为不同。

    先帝生前从不曾让齐家人等候,甚至在他龙体衰微之前还频频亲自出御书房迎接,而如今世殊事异,御书房的门前要留下齐家人等候的身影了。

    齐婴在门外静候,过了一会儿苏平从门内出来,客气地与齐婴打过招呼,随后说:“小齐大人来得不巧,皇后娘娘恰巧来了,正同陛下说话呢,要不……大人改日再来?”

    齐婴是本次和议的正使,即便没有齐家的事,照理也要来拜见陛下回禀政务,如今新帝避而不见,想来无非是不想听他说齐家的事罢了。

    是单纯的不想听么?还是……

    齐婴眸色转深。

    他神情不变,亦客气地同苏平道:“有劳总管传话,我在此等候便好。”

    这时御书房内传来帝后谈笑之声,门外的许多宫人都听见了,脸色一时都有些微妙,齐婴只作未闻,仍神情自若地立在原地。

    苏平悄悄看了一眼小齐大人的脸色,想了想只道:“这……那大人自便吧。”

    随后亦进了御书房的门,久久没有再出来。

    齐婴就这样静静地等在御书房门外。

    即便在南渡之前,大梁的数代君主都不曾让世家之人如此等候,遑论这人还是当今第一世家的嫡子、实权在握的枢相。往来的宫人们见小齐大人久久等在御书房门外,都纷纷感到惊诧和惶恐,只是又不敢说什么,匆匆行过礼就纷纷走远了,只是走出很远还是不住回头张望,亦交头接耳议论不休。

    这样的等待一直持续了三个时辰,齐婴辰时进宫,直到未时才看见御书房的门打开,这中间还有宫人来为帝后送午间御膳。

    现在终于开门了,门内走出的是皇后娘娘。

    当朝皇后与枢相之间可是旧相识,几年前还曾有过一桩不清不楚的婚呢,后来还惊动了六公主,在清霁山的花会上大闹特闹了一番,狠狠扇了如今的皇嫂一个巴掌。

    这事儿当初闹得轰动一时,口口相传以至于无人不知,即便多年过去了,仍还在许多人心上记着,譬如此时在御书房门口侍候的宫人们就泰半都记得此事。

    只是当初没落世家的贵女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一国之母,一身凤袍满头珠翠雍容端方不可胜言,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甚至连小齐大人这等名满天下的人物见了也要依制行跪礼,两人一站一跪,尊卑立显。

    齐婴缓缓跪在皇后足下向她行礼问安,而娘娘直到小齐大人端端正正行完了所有礼节才迟迟地笑着说了一句:“枢相实在多礼,快快请起吧。”

    虽则臣子向皇后行跪礼是十分寻常的事情,但此刻在御书房门口伺候的宫人们却莫名感到心头惴惴,总觉得……总觉得小齐大人是不应当行跪礼的,起码不应当给皇后跪……他们也不知为什么自己竟会有这样的念头,只是当时当刻看见小齐大人下跪,总有些不忍看……

    可小齐大人已然跪了,此时起身后仍谦恭地垂首立在皇后身前,宫人们又听皇后笑道:“论来本宫实在不该耽误陛下和枢相商议政事,只是陛下怜惜本宫腹中的皇儿,这才多耽搁了些时辰,倒是劳枢相久候了。”

    皇后有孕?

    齐婴眼神一肃。

    此事倒也有些时候了,只是齐婴此前一直在北地不曾有所耳闻,昨夜尧氏尽说着家里的变故也没顾得上告诉他此事。这都不打紧,只是傅容与萧子桁成婚多年始终没有身孕,而如今新帝登基不到半年后宫便传出喜讯——这兴许是傅家的主意,在帝位落定之前他们不会轻易让自家女儿诞下皇室血脉,恐是存了避祸之心。

    好生聪明。

    齐婴垂下眼睑,恭声答:“娘娘折煞了。”

    皇后轻轻一笑,神情大气端庄,可望向垂首的齐婴时又似乎依稀闪过些许快意之色。

    她欣赏了片刻他躬身的模样,随后笑道:“那本宫就不在此打扰了,大人进去吧。”

    齐婴复而躬身行礼:“恭送娘娘。”

    傅容瞥了他一眼,似乎淡淡笑了一下,随后才在婢女们的簇拥下缓步而去,这时苏平才迎了上来,对齐婴道:“小齐大人,请吧。”

    齐婴踏进御书房大门时新帝正在伏案作画,大约正在兴头上,听见门口的动静也并未抬头,直到齐婴行了跪礼他似乎才回过神来似的,抬头看向他,笑道:“敬臣来了?快来快来,来瞧瞧朕这幅画。”

    除夕之前齐婴数次面圣,私下里新帝都自称一声“我”,与旧年的伴读一副情谊笃厚的模样,不料区区两月之后这个“我”字便换成了“朕”,神态之间亦有了些居高之感,令人很分明地感到:眼前人是君主,而并非什么故交旧友。

    齐婴对这些微妙的变化都了然于心,然神情平静并无波澜,仿佛无知无觉似的,依言起身到新帝桌案之畔,顺着萧子桁的意思看向了他的画作。

    萧子桁自少年时起便善丹青,尤爱花鸟兼工带写,在文人之间也颇有盛名,今日他又作了一副鸳鸯图,但见紫藤花下水面如镜,一双鸳鸯正在花下优游,最是闲散自在不过,只是水下却又有许多鱼儿,鸳鸯食鱼,只需将头探到水下便可取鱼儿性命,眨眼之间而已。

    暗藏杀机。

    恰此时新帝笑问:“敬臣以为此图如何?”

    齐婴收回目光,亦藏下眼中锐光,答:“陛下善丹青,此图更有古风雅韵,意质沉静,气象开阔。”

    萧子桁闻言朗声而笑,道:“有你这话,此作岂非要传世?”

    他似兴致颇高,又就画作同齐婴论了两句,随后才收起谈兴,坐下问曰:“和谈之事收尾可算稳妥?”

    谈起政事,新帝的神情便严肃起来,片刻之前的谈笑之色倏然不见了,转而显得威严起来,明明登基不过数月,却比坐了帝位几十年的先帝更有帝王之相。

    齐婴敛下眉目,就和议之事向新帝回禀。因此前和议的进程都以快马传回了江左,是以盟约的细则萧子桁是一早都知道的,此时齐婴回禀的无非是收尾时的琐碎之事,前后没有多久便尽说清了。

    新帝闻言颔首,又说:“这差事你办得极好,论理当有重赏……”

    话至一半,那双桃花眼却露出些许深色,语气微顿了顿才接上后半句:“……只是右仆射所涉大案情节曲折,左相亦尚且未能给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