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真千金无所畏惧[古穿今]在线阅读 - 第73页

第73页

    只有一个字,还是个“酒”字,这一组飞花令与第一组的“春风”一样,没有难倒大多数的选手,按下抢答器的人,只有3人没有答出,其他全部通过。

    不过第三组开始,难度就开始加大。

    面对主持人说出的“明月”二字,场上拼手速的选手迎来了他们的挑战。

    含有“明月”诗词广为人知的也有,前5位抢到机会的选手就报出了他们的答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然而对于知识储备不丰富的选手,脑海里最熟悉的诗句被人说出后,其他诗句提取就有些麻烦。

    叶昕柔已经答对了两题,她这一局没有抢到答题机会,但她又十分庆幸自己没抢到。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

    因为在第14位选手说出诗句后,她已经想不出含有明月的诗句。这时候,叶昕柔视线里,又轮到了叶佩。

    负分、负分!

    叶昕柔自己没抢到有些遗憾与庆幸,但对着叶佩,就只希望她倒扣分数了。因为如果叶佩的分数超过她的话,即便她入选全国赛,叶昕柔觉得自己也不会很开心。

    可叶佩仿佛就是要与她作对,略一思索,嘴里的诗句又流泻出来: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叶佩又得了一分,在场上50位选手里与17号选手等一起处于领先地位。叶昕柔看到大屏幕上属于叶佩的数据图柱升高,心里就像是被浇了一盆凉水似的。

    就算第四轮飞花令她也得了一分,但看到屏幕上自己少于叶佩的分数,她还是耿耿于怀。

    原本叶昕柔还想在第五组飞花令超过叶佩呢,可没想到第五组的时候,其他选手大约是想要拼一拼晋级,一个个都超常发挥,愣是把她与叶佩的答题机会都抢走了。

    当然,这些想要搏一搏的选手,在第五组面临了惨痛的教训。

    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抢到题目的20人中,有10人都被倒扣了分数。

    古诗词大赛第二关结束,场上得到3分以上的18位选手全部晋级,其中得到2分的选手有5人,于是主持人给这五人进行了加时赛。

    不过加时赛与第二关稍稍有些不同,这五人按照自己按下按钮的顺序应答主持人的飞花令“楼”字。

    循坏作答,直到其中三人答不出诗句淘汰。

    剩下的二人可以顺利晋级。

    “哎呀,太好了,昕柔顺利晋级到省级决赛了,一会儿肯定可以脱颖而出进入全国赛。”

    董程浩对于自己的未婚妻入选决赛,内心颇为骄傲。

    “昕柔这孩子原本可以拿到5分的,她太保守了,抢答题器的时候不够凶猛啊!”

    董夫人对这个儿媳妇也颇为满意,看到叶昕柔晋级,一个劲捡好话说。

    “当然你家养女也不错,不知道一会儿决赛,她跟昕柔会不会都留下来呢……”

    “希望她们都能进全国赛吧!”

    叶夫人怕多说多错,于是假装专注于比赛,连接话都少了。

    不得不说,这个古诗词大赛的淘汰制度非常残酷,输了一局就是正式淘汰,没有什么候选PK制度。

    而且它没有打算做很多期,仿佛就是为了选拔而选拔,并不是特别在意卖点,比赛的宗旨就是要让全国古诗词方面优秀的人物脱颖而出。

    当然因为国家非常赞同弘扬中国文化,所以这个节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宣传方面做得非常好。

    加上它1000万的巨额奖金,本身也惹人眼球,又因为节目全程现场直播没有造假机会,出人意料,节目的收视率居然创下新高。

    导演、制片都很开心。看着镜头下的20名选手,开始指挥主持人继续第三关——识别诗句。

    与前两关稍有运气成分不同,这古诗词的第三关才是真正考验实力的难关。

    它需要选手从自己座位前的触屏上直接做题。

    不是简简单单对句,而是要从九个打乱的汉子里提取诗句,答不出可以跳过,在五分钟内,答对题目数量作为各自最后成绩。

    比赛开始。

    叶昕柔在心里给自己鼓劲:

    “加油,你可以的!你看了这么多的诗词,难道还比不过一个乡下丫头吗?一会儿就叫叶佩看看什么是实力!”

    比赛倒计时开始,每一位选手面前的屏幕上都跳出九宫格来。

    叶昕柔一看,只觉得自己低估了题目难度:

    绝、青、千、纷、鸟、北、山、郭、横。

    眼前的九个字一给,叶昕柔本能想到千山鸟飞绝,但点了千、山、鸟三个字后,她居然才发现里面没有“飞”字。

    不得不撤销重新答题,脑袋一转,才想起这里藏着的诗句是:青山横北郭。

    浪费了一些时间,但叶昕柔安慰自己,大家应该都差不多。

    她冷静下来,没有因此慌乱,反而从第二题开始,更加仔细审题,确定全部字词连通才下手。

    看了第三眼还找不到答案的,就直接跳过,并不执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