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第一太子在线阅读 - 大唐第一太子 第112节

大唐第一太子 第112节

    这个姜照,揽着这么个私活,怎么也没同他说一声。姜照如今在替都水监办事,他在做也便等于都水监在做,若他早知道,刚才殿下问起,也不至于一无所知啊。

    更何况,他本存着把姜照抓在手里,利用他的才干为己所用的心思。倒也没打算一直埋没姜照。若他明岁参考科考能过,他自然阻止不了。若仍旧不过,等上一二年,姜照帮他攒了些功劳,他也会投桃报李,上奏举荐姜照做个小吏。

    路该怎么走他都想好了。哪知竟半途杀出个太子。太子既然问起姜照,想来是已知道了这号人物,思来想去,他唯有如实相告。至少这般一来,

    太子不会因他有所隐瞒而产生怀疑,姜照也会念在是自己把他推荐到太子面前而心生感激吧。

    只是到底少了个背后助力,有点可惜。哎。

    姜照看着模型感叹:“柳叶村田高水低,地形特殊,寻常筒车无法将水提到这个高度,龙骨翻车更不适合。

    “修建水渠倒是有可行之法,但水渠工程浩大,耗费过巨,柳叶村自身无法承担,而朝廷也不会单为柳叶村一地这么做。一来不划算,二来若真修渠,势必会影响下游水源。因此还是只能从筒车翻车入手。

    “可惜我最近试着改良了龙骨翻车,想弄成水力运作,加大提水高度与动力,却发现不太可行。先不说提水高度与动力的问题,就说柳叶村水流湍急,水轮叶片在如此强力的冲击下,容易损坏。我在摆件上试过,失败了。

    “摆件虽不等同于柳叶村,不说地形无法完全精确,水流速度更无法完全还原,但若在摆件上成功,柳叶村或可一试,若摆件都不成功,那便不必试了。”

    李承乾看看姜照,看看模型。

    好家伙,这居然是个知道在模型上做实验的主。

    说完姜照抬起头,好似才反应过来未曾询问二人来意:“两位今日前来,可是有要事?”

    都水使者轻笑:“小郎君想做高转筒车,用以解决柳叶村的问题,想寻一个善于制图的。你既然刚好在钻研此事,便同小郎君好好说说的。问问小郎君的高转筒车是个什么制法,快些为小郎君把图纸制作出来。”

    李承乾幽怨的目光扫向都水使者:该你出面的时候不出面,不该你出面的时候你多什么嘴?你怎么这么烦!

    都水使者:???他做错什么了?这不就是殿下前来的目的吗?

    既然没法把姜照攥在手里,那就在太子殿下面前卖个好,也不会太亏。可太子殿下这神情怎么不太对劲呢?

    姜照十分惊讶:“高转筒车?小郎君是已经想到解决之道了?”

    李承乾没有直接回答,下意识看向他此前绘画的桌案,桌上摆着好几张设计稿,他挑了挑眉:“这画的是筒车吗?与目前民间所用的筒车不大一样。”

    姜照点头:“是筒车,但做了些改动。目前的筒车提水高度不够,我想把它加大一点。这不是翻车改进失败了吗,所以想试试筒车。”

    李承乾眼睛一亮:“能给我看看吗?”

    姜照点点头,将筒车的设计图拿起来递给李承乾。

    李承乾震惊了。眼熟吗?简直不要太眼熟。

    这份图纸是半成品,还没有画完,但就目前画出来的部分跟梦里见过的高转筒车非常相似!是的,这还不是他所见的高转筒车模样,但已经有了初步的雏形,甚至可以说已经有了至少五六分的雷同处。

    李承乾握着设计稿的手抖了抖:“你何时能完稿?”

    “不知能否完稿。”说到此,姜照十分沮丧,“我设计到此,便不知道该如何办了。已经想了好几日都没想到方法。哎。”

    他又指了指旁边的废纸篓。

    “这已经是我画的第九幅了。其他都不合适废弃了。便是这幅,许多地方我也还没想明白。”

    李承乾蹙眉。

    姜照却突然一改沮丧之态,目光炯炯望向李承乾:“小郎君可能与我说说你的高转筒车?”

    “我觉得不需要我说,你自己便能想到。”李承乾将手中图纸递过去,“你画的这些已有高转筒车的雏形,只是需要完善而改进一些地方而已。只需再给你些时间,你便能办到。”

    姜照一顿,用十分不解的眼神看向李承乾:“你这人好生奇怪,你明明知道关键点,甚至知道整个东西该怎么制,为何偏要等我来想?”

    李承乾张嘴,不知该如何说

    。他能说他知道的是梦里别人的成果,而眼前已经有个人摸到了门,只差临门一脚就能进来,他觉得至少在此刻,他不应该窃取对方马上就要成熟的果实吗?

    曲辕犁那是因为没人做啊。他不弄出来,不知道何时才会出现。这期间百姓怎么办?有些东西可以等,但有些东西不能等,自是越早出现越好。

    最主要是,那会儿没有一个会曲辕犁的站在他面前。如今有!面对眼前这个人,李承乾心虚啊!

    姜照没等他开口,又说:“你怎知我一定能想到?”

    “从图纸便能看出,你已经有想法了,只是遇到瓶颈,突破瓶颈,就能得到成熟的方案。”

    “可若是我这个瓶颈一直无法突破呢?你怎知我一定能突破?突破瓶颈需要机遇。或许我明日就能突破,又或许我这辈子都突破不了。谁又能算得到呢?”

    李承乾一顿,微微蹙眉。这点他倒是没想到。梦里父亲好像提过,高转筒车出现于晚唐。如今他们唐朝才建立多久,肯定不可能是晚唐。

    他看看设计图纸,又看看眼前人。

    所以这位最终并没有完成高转筒车的设计?那是什么原因导致未能完成呢?是瓶颈无法突破,又或是别的方面?更甚者是他做出来了,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得到推广与使用,从而渐渐遗失?

    “还是那句话,我不明白,你心中已有想法,比我如今不成熟的设想更好更完整,为什么一定要等我?”

    姜照蹙眉:“你可知柳叶村靠人力双肩挑水浇地多久了?生生世世,祖祖辈辈。你又可知天下之大,如他们一般情况的村子共有多少?你可以等我慢慢想,不论这个时间是一天,一年,还是十年,或者几十年。但他们呢?你要眼睁睁看着他们一直等下去吗?”

    李承乾哑然。

    见他仍旧不动,姜照不耐烦地敲了敲桌子,拿起纸笔:“好了,有什么直接说,我来画,别磨磨叽叽的。你这小娃娃,怎么这么不干脆。”

    李承乾:……

    他在大唐六年,惯常只有他骂别人磨磨叽叽的份,今日居然有人指着他的鼻子骂他磨磨叽叽。难得吃瘪,这滋味可真稀奇。

    看他还不动,姜照瞪眼:“你到底说不说,不说你来找我作甚?要不你走,别打扰我!”

    李承乾:!!!

    行!说就说!谁怕谁呢!你神气个什么劲!

    “这里你觉得把这处轮缘设置成旁边高中间低,当中再做凹槽如何?这里还有这里,是不是可以这样?”

    李承乾一一点出来,姜照连连颔首,浑身来劲,无比激动,两只眼睛都凉了:“我明白了。照你这么一说,这里还能再这样改。还有这里,这里……”

    李承乾:好家伙,什么是一举反三,一点就透,他算是见识到了。姜照把这点发挥到了极致啊。

    两人你来我往,不到半个时辰,姜照便将设计图改了出来。

    李承乾捧在手里:“对,高转筒车,这就是高转筒车!”

    姜照立马拍手:“怪不得叫高转筒车呢。这名字妙,就该这么叫!”

    然后哈哈大笑,兴奋得手舞足蹈。

    大约是受姜照的情绪影响,李承乾也高兴起来。要知道,他虽然在梦里见过博物馆的高转筒车,也从父亲的解说中了解到高转筒车的设计与运作原理,但若让他独自绘图,他是做不到的。

    就像他之前与都水使者说的,他本打算找一个会此道的人,画个大概给他,然后与他详细解说每一步,让他来完成具体的设计稿。没想到遇上姜照。

    这哪里是骗子!这不但是一流的精算大师,一流的手工达人,还是一流的设计强者!总结,这是个神人!

    第75章 骗局的真相。

    图纸做好, 接下来便是制作模型实验。

    姜照是个行动派,说干就干, 立刻锯木头磨木头, 忙得热火朝天。李承乾看得眼热不已,很想参与,可惜他不会,甚至连旁观都不行, 因为天色渐晚, 他要回宫了。

    “姜先生, 那我便先走了。”

    姜照头都没抬:“快走快走。别挡着我做事。”

    李承乾:……刚刚还拉着我探讨图纸呢, 别提多热情了。转眼就嫌我碍事。又一个用完就丢的。哼。

    李承乾依依不舍离开,回到马车上,还忍不住时时回望。抱春蹙眉:“这位姜照确有些本事,就是说话太不客气了些。怪不得都水使者担心他冲撞小郎君呢。”

    李承乾无所谓摆摆手:“这有什么, 我还经常跟阿耶这么说话呢。”

    “这如何一样。”

    李承乾挑眉:“有何不一样?你也说了他有本事。有本事的人有些脾气不是很正常吗?他有这个资本啊。更何况他也是想早点为柳叶村解决问题,不算冲撞。至少比我好多了。”

    抱春:……你可真有自知之明。

    回到东宫,用了晚食睡了一觉, 次日学完文武功课,李承乾又往宫外去, 直奔姜照住处。此时,姜照已将高转筒车嵌入等比模型, 控制着水流正在实验。但见筒车随着水流转动,将低处的水源源不断输送至高处。

    “成了!成了!”姜照大喜,“终于成了!”

    李承乾也欢呼起来。

    姜照听闻声响回头:“小郎君?小郎君是何时走的,我昨夜将高转筒车的部件都做出来后,还想与你探讨下呢,结果发现你竟不在。”

    李承乾眼神幽怨:“昨日傍晚便走了, 还是你赶我走的。”

    姜照坚定摇头:“不可能。小郎君如此大才,我恨不能日夜与你商讨交谈,怎会赶你走?小郎君是不是记错了?”

    李承乾:……

    行吧。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模型实验成功了,是不是就能进行实地实验?

    答案:是的。

    但姜照可以搞定等比模型,一个人却难以搞定偌大的实体。准确说,即便能搞定,耗费的时间与精力也非是一个简单的筒车模型能比。

    李承乾做主,将都水使者唤过来,由都水监配合姜照行事。模型已经有了,只需要等比放大。当然或许中间还有一些细节与尺寸需要把控,但都有姜照在旁,不必太过担心。

    至于其他,李承乾也没法时时盯着,只能一再嘱咐都水使者。

    如此过了数日,高转筒车终于完工。

    一行人来到柳叶村,姜照在前面指挥安装,并亲自上场整合与调试。李承乾站在后方等待。

    村民们几乎全部出动,都跑过来看热闹,一个个激动万分。这可是关系他们往后世世代代农田灌溉之事啊。

    “没想到这位小郎君跟姜先生认识啊。”

    “所以小郎君指的帮忙也是找姜先生吗?”

    “姜先生居然真的想出办法了。”

    胖婶得意洋洋:“都说了姜先生可是厉害人物,他既答应下来,必定会做到。偏你们不相信,怀疑这怀疑那。也就是有我们家大勇在中间说和,要不然就你们这态度,姜先生早恼得不愿接咱们这档子事了。要我说,这是多亏我们家大勇。”

    柳父柳母蹙眉,忍了又忍,到底忍住了,没出声。但总有瞧不惯她这副模样的:“现在说这话未免早了点,还不知道管不管用呢。咱们从前也不是没弄过筒车,不全都没成吗。”

    胖婶横了那人一眼,没搭话。这话可不好搭,不到最后关头,谁敢保证一定能行呢?不怕立马被打脸吗?

    众人聚精会神看着,连家里的活都不管了。

    “安好了。安好了。”

    “姜先生在指挥人尝试呢。”

    “看,水里的轮子在转。动了动了,竹筒动了。”

    “往上了往上了。”